成思危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
湖南省湘鄉縣(今湘鄉市)人,1935年6月生。12歲生日那天,其父成舍我寫了“自強不息”4個字,以為勉勵。1951年7月,他獨自從香港回到大陸,投身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先入大學學習,后分配到廣東省總工會工作,不久又被選送到華南工學院、華東化工學院學習。1956年畢業后,先后在化工部沈陽化工研究院、天津化工研究院工作。
50年代,廣泛應用于核能、火箭、冶金、醫藥等領域的化學元素及碘化物被西方國家列入對中國的禁運名單。為了打破困境,掌握生產硼及碘化物的技術,他潛心探索,任過專題組組長、無機研究室副主任等職,翻譯和編寫了《無機鹽工業知識》等著作。
“文化大革命”中,因海外關系受到審查,下放到工廠當鍋爐工。他以堅強的毅力堅持學習,利用工余時間自學了4門外語。1973年在周恩來總理關懷下,被調入化工部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繼續從事無機鹽化工研究。1981年,作為中國無機鹽化工專家,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美深造。他當時已意識到,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固然重要,但提高管理水平更重要,而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尚屬空白,便決心向這一新領域進軍。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管理研究院經過3年學習,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84年學成歸國,先后擔任化工部科技局總工程師、化工部科學技術研究總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化工部副總工程師。1994年任化工部主管科技的副部長,擔任民建中央副主席,1996年起任民建中央主席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管理科學部主任。1998年3月在全國人大九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同年5月當選為中國軟科學研究會理事長。2003年3月在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當選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2004年12月再次當選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長。
他是一位學者型的國家領導人。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大學生,從50年代起就戰斗在科技戰線上,80年代以來致力于對宏觀經濟管理科學的系統研究,是公認的中國軟科學與管理科學領域的權威之一。其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即用管理科學的原理研究社會經濟和科技宏觀管理問題,現代管理科學與中國文化、社會結合問題,系統工程與化學工業結合問題。這些研究為中國新時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建議,也為本人擔當各項重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為他擔任最高權力機關領導者提供了幫助。當選副委員長后,運用宏觀經濟管理的理論,對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作了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真知灼見的建議,受到廣泛的關注。中國民主建國會是聯系經濟界人士為主的參政黨,有會員7萬多人,其中多數人是在工業、商業、銀行等系統工作。作為該會的新一代領導人,堅持“講政治、講學習、講團結、講奉獻”,提出要“識大局、顧大體、有作為”,率領民建各級組織發揚與中國共產黨長期親密合作、并肩戰斗的優良傳統,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參政議政,針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生活中的熱點、重點、難點問題主動獻策。他代表民建中央向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遞交的關于“抓大放小”、深化企業改革的建議,受到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重視;他代表民建中央在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上提交的關于盡快發展中國風險投資事業的提案,引起廣泛關注,被列為這屆政協的一號提案。
成立于1996年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管理科學部在他的主持下,大力支持和推動關于改革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的課題研究,并取得不少研究成果。如1997年上半年組織的金融數學、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的課題研究,為配合國家金融系統有效地抵御東南亞金融危機提供了重要幫助;圍繞“政府如何管理企業”這一課題,他主編了一本書,不僅收入了專家學者詳盡研究外國政府管理企業得失成敗的觀點,而且對中國的企業管理提出了許多建設性建議。還針對當前社會經濟生活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如“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推動住宅商品化”、“金融風險的防范和化解”等的課題研究,均及時地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供了決策參考意見。軟科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目前中國已有軟科學研究機構千余家,從業人員達3萬余人。在他的組織和領導下,軟科學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較高水平的成果,如人口問題、5天工作制問題、2000年中國發展預測、歐亞大陸橋、京滬高速鐵路經濟技術分析,等等,為國家有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了良好的服務。
他利用自己的海外關系,一直對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進行不懈的努力。無論是擔任化工部領導期間,還是擔任民建中央主席、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后,都盡心盡力地為促進祖國統一而獻計獻策。
他身居高位卻始終保持學者的本色:勤奮學習,淡泊名利。他一再告誡自己,地位變了,學者的本色不能變,十分贊賞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將“多研究、少開口;多學習,少應酬;多辦事,少出頭;多協商,少獨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不管國務政事怎樣忙碌,每天堅持幾小時的學習,寫讀書筆記,撰寫學術理論文章。他說:“我畢生的抱負就是能為振興中華、富國強民做點事。以前,這個想法幫我闖過了人生一道又一道關口,今后,這個志愿還將使我把余生過得更有意義。”并以“慷慨陳詞豈能皆如人意,鞠躬盡瘁但求無愧我心”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