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考”路上 保駕護航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從西柏坡遷往北平,毛澤東同志意味深長地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76年來,從“進京趕考”到“新的趕考之路”,“趕考”精神不僅是歷史記憶,更是中國共產黨人時刻保持清醒堅定、銳意進取、永不懈怠的行動指南和生動寫照。“趕考”路上,隱蔽戰線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特殊力量,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保駕護航。
“趕考”背后的無聲戰場
“趕考”前夕,北平雖已解放,但潛伏的國民黨特務、土匪和反動勢力仍頻繁制造綁架、暗殺等事件,嚴重威脅我中央領導人生命安全。
根據黨中央指示精神,中央情報部部長李克農帶領工作組提前進駐北平,經過嚴密偵察,建議將香山作為中共中央遷往北平后的臨時駐地。為確保黨中央駐地安全,工作組立即對香山及西郊地區進行地毯式排查,消除了地雷、槍支等危險物品隱患,建立了多層警戒網。
此外,中央情報部在西柏坡還組建了一支便衣保衛隊,他們中有許多同志長期在敵占區從事隱蔽斗爭。1949年3月上旬,這支保衛隊經過嚴格的政治歷練和業務培訓后抵達北平,迅速投入以香山為重點的保衛工作,查看地形、熟悉環境、甄別敵偽檔案、控制重點敵嫌對象,并以各種掩護職業暗中保衛重點路線和重要人物,確保黨中央進京后的絕對安全。
“趕考”仍在路上
76年前,毛澤東同志離開西柏坡時提出了著名的“趕考”命題,從此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執政“趕考”的永恒主題。76年來,中國共產黨“趕考”的腳步從未停歇,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溫飽不足到全面小康,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們黨的“趕考”實踐,既波瀾壯闊、又跌宕起伏,既立足于現實“考題”、又著眼于未來使命,既立足于提高自身執政能力和鞏固執政地位、又指向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我們黨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向歷史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當前,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必須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始終發揚時刻自省、永不懈怠的革命精神,不斷開辟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新局面,讓“趕考”精神永放光芒。
始終堅定護衛新時代“趕考”之路
時代在變,“考題”在變。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經濟復蘇進展曲折緩慢,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冷戰思維、零和思維沉渣泛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甚囂塵上,民粹主義和極端主義抬頭趨勢明顯,國家安全形勢嚴峻復雜。
國家安全機關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發揚“趕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以解放思想開路、以調查研究開局、向制約瓶頸開刀,進一步全面深化國安改革,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質國安戰斗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