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陸順:回民支隊的好政委
湖南日報全媒記者黃晗 通訊員王書悅
在瀏陽市永安鎮永和村,抗日烈士郭陸順的事跡廣為流傳。
郭陸順曾任八路軍第3縱隊回民支隊政治委員,與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結下深厚情誼。馬本齋稱贊:“郭政委經過長征,卓有戰功,但他從不驕傲;他政治品質好,作戰勇敢,指揮有方,團結同志,體貼戰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p>
1942年,在對日戰斗中,郭陸順中彈身亡,年僅28歲。
“我家里至今珍藏著叔爺爺繳獲的日本軍官指揮刀,還保存著他用過的鋼筆等?!苯衲?6歲的郭啟華,是郭陸順烈士的侄孫。
6月27日,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其家中珍藏的《冀中回民支隊回憶錄》,里面詳細記載了郭陸順的戰斗生涯。
郭陸順出生于1914年。1926年北伐軍進軍湖南,郭陸順全家積極投入到革命洪流中,父子7人加入農民協會,郭陸順擔任鄉兒童團團長,后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在革命遭受挫折的艱苦時刻,郭陸順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9年冬,郭陸順參加張正坤、王震率領的工農武裝瀏陽一支隊。在部隊,他先后擔任勤務員、班長、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營教導員等職,從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部隊優秀指揮員。1934年10月,郭陸順隨軍轉戰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1935年調到紅二軍團,參加長征。
1937年“七七事變”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為了支援冀中抗日根據地和加強黨對馬本齋回民支隊的領導,1939年秋,郭陸順受組織派遣,到八路軍第3縱隊回民支隊任政治委員。他和馬本齋一起,強化軍事訓練,采取“麻雀戰術”和“推磨戰術”,粉碎了日寇的一次次殘酷掃蕩,使得冀中回民支隊成為一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抗日部隊。
1942年是抗日戰爭最艱難的一年。3月初,回民支隊奉命在建國、交河以及冀南地區的阜城、景縣等地活動,配合冀南軍區兄弟部隊,粉碎敵人“蠶食”冀中、冀南抗日根據地的陰謀。4月初,敵人對建國、交河一帶的清鄉“掃蕩”十分頻繁。
4月27日拂曉,駐交河、泊鎮的日偽軍1000多人襲擊正在陳莊宿營的回民支隊?;孛裰ш爲{借街頭工事的優勢阻擊敵人,激戰一天,連續打退敵人數十次沖鋒。臨近戰斗結束時,郭陸順在陣地前沿用望遠鏡觀察敵情時,被敵流彈擊中頭部犧牲。
郭陸順犧牲后,回民支隊全體指戰員為之慟哭。1952年,郭陸順的墓遷入位于石家莊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安葬在蒼松翠柏叢中。
多年來,侄孫郭啟華多次赴石家莊祭拜叔爺爺。2021年,郭啟華和老家瀏陽永和村村干部劉雷一起前去祭拜時,播放了家鄉孩子特意錄制的一首歌曲?!凹t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跟著毛主席跟著黨,閃閃的紅星傳萬代……”孩子們用稚嫩的歌聲,表達對先輩的敬意。
《湖南日報 》( 2025年06月29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