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引擎”賦能新質生產力 ——省委黨史研究院、湖南黨史館“紅色賦能 向‘新’而行”黨史學習進企業黨建創新活動持續開展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推動黨史“七進”(進機關、進企事業單位、進城鄉社區、進校園、進軍營、進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進網站)為抓手,全面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近期,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中國共產黨湖南歷史展覽館走進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中鐵城建集團等省內高新技術企業開展了“紅色賦能 向‘新’而行”黨史學習進企業黨建創新活動。
院館堅持以黨建帶業務、以業務促黨建,積極探索“黨建+業務”深度融合,將黨史學習教育課堂搬進了省內企業生產車間、工地一線,以科技人員講述技術創新沿革、新時代見證物捐贈、現場情景故事演繹、紅色故事宣講、黨史書籍贈送等多形式,為企業一線員工輸送紅色能量,激發企業員工在助力湖南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中貢獻智慧和力量,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助推湖南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成效。
活動中,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向黨史館捐贈了雙動力頭強力多功能鉆機等在創新研發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代表性產品模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向湖南黨史館捐贈了“復興號”高原160KM/h雙源動力集中動車組、電—電混合動力調車機車、韶山1型電力機車等自主研制生產的軌道交通產品模型。此外,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首批“大國工匠”,中車株洲車輛有限公司易冉將其在焊工作業時使用的面罩捐贈給黨史館。省委黨史研究院將《湖湘紅色基因文庫》系列圖書回贈給企業。這些見證物日后將在湖南黨史陳列館進行展示,講解員將向廣大觀眾講述展品的故事、“科技湘軍”的故事、中國式現代化的湖南故事,為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凝聚精神力量。
活動現場,湖南黨史館紅色故事宣講團動情講述了《你期盼的黎明到了》《消失的二十五年》《最后的囑托》等10余個紅色故事。宣講中既有理論闡述,又有生動故事,深入淺出、感人至深,讓企業員工深受教育、深受啟發。“這種別樣的宣講形式新穎、引人入勝,有新意、接地氣,讓我們對黨走過的百年歷程,取得的輝煌成就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努力的方向。”來自山河智能鉚焊車間的劉冰表示,將把學習黨史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引導車間員工把黨史學習教育煥發的熱情轉化為干事創業的激情,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各項任務。中鐵城建一線施工工人在聽完宣講后也發出感慨:“我們來自天南地北,相聚在這里,為了湖南建設而共同努力,很多人甚至好幾年都沒回過家,但今天聽了這些先輩的故事,也深深地鼓舞了我。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工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立足本職工作,為城市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也要教育我的子女,讓他們了解黨的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省委黨史研究院胡振榮院長表示,開展“紅色賦能 向‘新’而行”黨史學習進企業活動,既是黨史部門主動作為、積極擔當,助推答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湖南“推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這道題,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又是攜手企業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一次創新舉措。下一步,省委黨史研究院將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湖南豐富的紅色資源,圍繞助力湖南“三個高地”標志性工程建設,積極走進更多企業及基層一線,以黨建聯動、發展連促,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服務中心大局、深入社會群眾,為奮力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貢獻黨史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