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轉兵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研究交流座談會在通道縣舉行
2024年是長征出發90周年,也是通道轉兵90周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挖掘、研究、宣傳紅軍長征以及通道轉兵的歷史地位和意義,進一步弘揚長征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凝聚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智慧力量,12月12日,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懷化市委和湖南省中共黨史學會在通道縣聯合舉辦通道轉兵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研究交流座談會。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楊勝群,湖南省黨史聯絡組常務副組長、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楊泰波,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長征組召集人、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馬衛防出席會議并講話。原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任蔣建農,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院長、湖南省中共黨史學會會長胡振榮在會上發言。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副院長、湖南省毛澤東思想研究會會長謝承新主持會議并做小結,懷化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李衛林和通道縣委書記覃歇民致辭。
1934年12月12日,中央紅軍突破蔣介石布下的四道封鎖線后,中共中央負責人在通道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放棄北上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成為中央紅軍長征偉大戰略轉折的開端。
楊勝群在講話中指出,通道轉兵是以遵義會議為標志的中國革命偉大歷史轉折的開端和起點,具有重要歷史意義。通道轉兵是中央紅軍長征戰略方向和黨的軍事路線歷史轉折的開端,實際上改變了中央紅軍長征的戰略方向,否定了臨時中央“左”傾錯誤軍事路線,也是糾正王明“左”傾教條主義政治路線的開始;通道轉兵是中國共產黨在長征中思想新覺醒的開端,不僅使黨和紅軍擺脫了困境,而且凸顯了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從實際出發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思想立場和思想路線;通道轉兵開始形成真正貫徹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風氣,是毛澤東走向中央領導崗位并逐漸成為領導集體核心的新起點。
楊泰波在講話中指出,通道轉兵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我們留下了確立和維護黨的領導核心,是黨和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能否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作出正確的戰略決策,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事業的興衰成敗;顧全大局是團結勝利的根本保證等歷史經驗。他強調,新時代新征程上,要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始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真理追求與價值追求、科學決策與民主決策結合起來,作出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決策;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
馬衛防在發言中指出,通道轉兵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為遵義會議的召開奠定了重要基礎,成為我們黨在長征途中偉大轉折的歷史開端。要樹立和踐行大長征觀,要學思悟兼修、知信行統一,從紅色文化和長征精神中汲取源源不斷的智慧力量。蔣建農圍繞通道轉兵的時間,原因,目的,歷史必然性展開了深入交流。他認為,通道轉兵是我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成功開端;遵循實事求是的思想;實行民主集中制,強化黨的集體領導;自“通道轉兵”的建議被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采用開始,毛澤東再次進入黨中央決策的領導層,逐步成為新的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并指出通道轉兵是中國革命開新局的起點。
胡振榮在發言中指出,通道轉兵邁出了中央紅軍長征戰略轉變的第一步,開啟了中國革命走向新生、走向勝利的序幕;貫穿了實事求是的思想精髓,為偉大長征精神的鍛造熔鑄了靈魂與生命;凸顯了毛澤東同志的格局和偉略,為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同志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起到了奠基作用;激發了獨立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自主意識,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他強調,要從中汲取歷史經驗和智慧,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做到“兩個維護”;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要堅持守正創新,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本次交流座談會共收到論文近百篇,經評審共有48篇優秀論文入選。來自省內外的高校、科研院所與黨史部門的領導、專家、學者約80人參加會議。湖南省委黨校教育長、教授霍修勇,懷化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舒象忠,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副處長、助理研究員翁梯敏等領導專家圍繞“通道會議歷史背景”“通道轉兵的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通道轉兵與長征精神”“通道轉兵與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毛澤東等領導人與通道轉兵”等主題展開深入研討交流,取得了豐碩成果,有力推動了通道會議及通道轉兵有關研究的深度與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