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黨史研究院組織赴平江開展調研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慶“三八”節主題活動
春暖大地,草長鶯飛。3月7日,在第114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省委黨史研究院組織全院女干部職工赴平江縣開展“跟黨奮進新征程巾幗建功新時代”主題活動,院長胡振榮率隊參加,并一同調研向鈞、李季故居等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工作。
向鈞(1906-1928),革命烈士。楊開慧烈士的表弟。1921年,15歲的向鈞在表姐夫毛澤東、表姐楊開慧的引導下投身革命。1923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任長沙市學聯主席、湖南省委組織部長等職。曾代表湖南省參加中共五大。1928年1月24日,因叛徒告密英勇就義,時年22歲。向鈞故居,是毛澤東的恩師、岳父楊昌濟的外婆家,也是毛澤東愛妻楊開慧烈士的外婆家。楊昌濟的少年時代和青年時代曾在這里度過,楊開慧一生中許多重要時刻也在這里度過。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在此有過幸福的童年時光。向鈞烈士的祖父、楊開慧烈士的外祖父向壽吾(1844-1925),他作為向家大家庭的伯樂,高瞻遠矚,用赤誠的愛國心和哲人的睿智深深影響了楊昌濟、毛澤東、楊開慧、向鈞、楊開明等人。
李季(1892-1967),平江縣伍市鎮人。191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英文系,1920年參與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創建活動,還是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的主要成員。李季深受新文化、新思潮影響,為探索拯救國家民族的道路,從直接閱讀英文原著到初事翻譯,筆譯不輟。從1918年至1964年從事譯著工作,出版600萬字以上。新中國成立后,任國家出版總署特約翻譯,1967年2月在上海去世。
在向鈞故居,胡振榮不時和講解同志交流,詢問背景故事,對向氏家族給予高度評價,勉勵同行同志要學習弘揚向家忠誠革命、嚴格要求后代的良好品格和家風。胡振榮指出,要保護好收藏的原物,并將原物一一標識出來,記錄好;要進一步規范陳列布展和解說詞,充實展陳內容,突出解說向家人的精神品格和風范,通過展陳和解說,將向家的好家風一直傳承下去。
鑒于李季故居目前尚未修建,胡振榮一行與李季親屬進行了座談。胡振榮指出,李季是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著作的翻譯家,是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先驅,其作用和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他譯著的書籍,在中國當時影響非常大,對中國一些先進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起著重要作用。胡振榮表示,當地黨委政府要給予大力支持,地方黨史部門要積極努力做好對李季翻譯成果的收集、宣傳和展示,系統介紹李季同志的生平及工作業績。
還調研了平江鄉村文旅地標,并開展了健步走活動。
大家紛紛表示,通過參觀故居、聆聽講解,感受向鈞烈士短暫而光輝的一生,為他堅定的革命信念、無畏犧牲的偉大品格所動容;通過現場學習、實地感受,為早期共產黨人堅強的革命意志、遠大的革命理想所震撼。調研活動開闊眼界又增長知識,真正體現了黨史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的意義,在以后的工作中將以實際行動學史力行,為黨史工作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省委黨史研究院工會、岳陽市委黨史研究室以及平江縣有關方面負責人參與調研。
(供稿:機關婦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