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舉辦“跟毛澤東同志學調查研究——學習新思想 建功新湖南”主題活動
6月19日,“跟毛澤東同志學調查研究——學習新思想 建功新湖南”主題活動在湖南黨史陳列館舉辦,以調查研究為重要內容和有力抓手,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本次活動由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主辦,湖南黨史陳列館承辦,湖南省博物館學會黨史館專業委員會協辦,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發揮湖南“十步之內,必有芳草”的黨史資源優勢,進一步擦亮湖南黨史品牌。
活動現場
1927年,34歲的毛澤東身著粗布衣,腳穿布鞋,撐著油紙傘,33天里步行700多公里,實地考察了湖南湘潭、湘鄉、衡山、醴陵、長沙等五縣的農民運動,寫下了調查研究的經典著作之一《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毛澤東對湖南農民運動的考察之深入、之細致、之詳實,開創黨內調查研究之先河。
活動分主題宣講、圓桌解讀、觀眾互動、嘉賓訪談、“理好紅”文創產品發布、“理好紅”紅色故事宣講六大環節。圍繞“調查研究”,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院長胡振榮作《共產黨人求是之光——學習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主題宣講,重溫黨史崢嶸歲月里實事求是的精神內涵。圓桌解讀環節深度解讀了毛澤東開展調查研究的特點和方法,重點分享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開展調查研究的探索與經驗。觀眾互動環節現場推薦了衡山岳北農工會舊址——衡山縣白果鎮岳北村捷三公祠、醴陵東富寺、劉少奇天華調查紀念館等與調查研究有關的紅色地標。
活動現場
今年是大興調查研究之年,作為宣傳中共湖南歷史、深挖紅色底蘊的重要窗口和閃亮名片,湖南黨史陳列館將加大對調查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力度,挖掘調查研究主題的黨課、微黨課、現場教學等,推進紅色資源的現代表述、革命精神的時代詮釋,推進歷史與現實相貫通。同時,進一步擦亮湖南黨史“理好紅”故事團的品牌,深入挖掘老一輩革命家開展調查研究的紅色故事,用心、用情、用力講好湖南的紅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