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紅色故事 凝聚前進力量 ——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深入開展“書記講黨史”活動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的指示精神,2019年初,省委黨史研究院院長胡振榮倡導在全省深入開展“書記講黨史”活動,并在《湘潮》開設了同名專欄,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反響。2022年3月,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辦的《黨史和文獻工作簡訊》第2期,以《講好紅色故事,匯聚前進力量——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深入開展“書記講黨史”活動》為題,推廣了這一做法。
講好紅色故事 凝聚前進力量
——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深入開展“書記講黨史”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利用湖南豐富的紅色資源優勢,在全省組織開展“書記講黨史”活動,引導各級書記講好黨史課,將黨史學習教育不斷推向深入,產生了良好的政治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強開展活動的責任感使命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習黨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湖南是一塊紅色熱土,近40萬三湘兒女在歷次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鐫刻著紅色記憶的革命遺址遺跡多達2600余處,蘊涵著無數如“半條被子”的溫暖、陳樹湘斷腸明志這樣的感人紅色故事。這些黨史故事孕育和承載了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為了用好用活湖南豐富的紅色資源,讓黨的歷史“飛入尋常百姓家”,在新時代引領三湘兒女繼續弘揚革命傳統,勇擔時代使命,譜寫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湖南新篇章,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經過深入調研,于2019年9月正式啟動了“書記講黨史”活動。活動充分發揮全省各級黨組織書記的重要作用,引導他們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搶抓歷史機遇,把講好黨的歷史作為重要使命和義務,作為提升自身修養的重要途徑,作為一項制度長期堅持下來。
二、加強組織領導,推動活動廣泛深入展開
“書記講黨史”活動開展以來,省委黨史研究院注重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統籌,積極整合社會力量,發揮各地資源優勢,突出發揮了政治引領作用,社會反響良好。
一是搞好組織發動。省委黨史研究院對“書記講黨史”活動高度關注,成立了工作指導小組,院長胡振榮任組長,院宣教部負責具體指導,加強組織動員。2019年9月,省委黨史研究院召開各市州黨委黨史研究室主要負責人座談會,對“書記講黨史”活動進行動員,指出“講好黨史課,應當成為各級黨組織書記義不容辭的責任”,倡導書記帶頭講黨史課,無論是企業、學校、部隊,還是街道、社區、農村,黨組織的“一把手”都應當主動作為積極參與。2020年9月底,胡振榮結合傳達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要求各市州黨委黨史部門深入開展“書記講黨史”活動,強調要引導各級各部門、各行業、各條戰線的黨組織書記積極參與活動。經過省、市、縣黨史部門層層組織發動,全省各級黨組織“一把手”積極行動起來,帶頭宣講黨史,在全省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一股熱潮。
二是創新搭建平臺。省委黨史研究院充分發揮融媒體優勢,利用好各級各部門黨建、宣傳平臺,進一步擴大“書記講黨史”活動覆蓋面和影響力。在《湘潮》開辟專欄,從2020年第7期開始,以6個頁碼的大篇幅推出了部分優秀黨史課。截至目前,共推出18期35篇文章,得到省委宣傳部的肯定和相關業務部門的高度評價。省委黨史研究院及各地黨史部門官方網站,“湖南黨史”“湘潮雜志”等微信公眾號,以及“湖南黨史網宣群”等宣傳平臺,同步推出優秀黨史課。同時,組織力量將優秀黨史課制作成60到90秒的短視頻,在各級網站、微信公眾號及抖音、快手等平臺展示。
三是注重示范引導。省委黨史研究院注重從區縣黨委書記、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農村(城市社區)黨組織書記,特別是“半條被子”、陳樹湘斷腸明志等黨史故事發生地的書記中,挑選了一批黨史課主講人。同時,規范講課的內容和方式,要求書記提煉黨史故事中蘊涵的偉大精神,以及弘揚革命精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舉措成效。為了保證黨史課的質量,要求各市州黨委黨史研究室推薦5—10堂精品黨史課,每月一講。截至目前,全省共推薦“書記講黨史”課程18堂(場),得到社會各界廣泛歡迎。
四是加強經驗交流。省委黨史研究院要求各級黨史網絡評論員積極參與“書記講黨史”活動的宣傳推廣,提高活動“熱”度。開展“書記講黨史”優秀作品評比活動,每季度評出“明星書記”,提升活動“高”度。將活動中產生的優秀黨史課推薦到《湖南日報》《新湘評論》、紅網等省內主流媒體發表,特別優秀的作品邀請作者參與湖南電視臺、紅網等媒體訪談,講述創作經驗,拓展活動“廣”度。
五是突出內容把關。省委黨史研究院十分注重活動內容把關工作,將其作為第一要務來抓。每名書記講黨史課前必須明確主題,提交基本提綱,送上一級黨史部門或書記審定。企業黨委(黨組)書記講黨史課,提綱要經過同級黨史部門把關。講稿形成后,由同級黨史部門把好政治關和史實關,政治導向有偏差、史實不準確的黨史課要“回爐淬火”。活動開展以來,全省各級黨組織書記講黨史課3000多場次,都經過了審讀把關。
六是深化全媒體傳播。省委黨史研究院在“學習強國”開辟專欄,可同步觀看課程視頻、閱讀全文,目前已上線35篇,總閱讀量20萬人次,單篇平均閱讀量6000次,其中單篇最高閱讀量達13萬+人次,點贊6000+個,成為黨史宣傳教育課程中的爆款。推動“書記講黨史”實現“搭平臺融出版全網絡”的創新,掀起融合創新講好紅色故事的熱潮。雙峰縣委黨史研究室開展“書記講黨史”活動時,聯合湘潮雜志社開展“云游紅色紀念場館活動,走進蔡和森紀念館”直播活動,直播講述蔡和森“光輝的一家”的故事,以視頻的方式講述“石板沖的等待”“跨越重洋的書信”等。目前,“書記講黨史”活動在全省掀起直播紅色場館、講述紅色故事的熱潮,直播服務超10萬人次。
三、強化活動實效,切實提升活動影響力
“書記講黨史”活動得到各級黨組織的積極響應,各級黨員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黨史學習熱情持續高漲,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彰顯了活動旺盛的生機與活力。
一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氛圍更加濃厚。“書記講黨史”活動帶動全社會自覺參與,將黨史學習教育推向了新的高潮,進一步引導黨員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省委黨史研究院要求全省黨史工作者,要“人人講黨史,個個有課題”。衡陽、郴州等地,廣泛開展群眾性講黨史比賽活動。永州零陵區將活動中產生的優秀黨史課,作為中、小學校第二課堂必學內容。省委黨校、長沙市委黨校和湘西自治州委黨校,將優秀黨史課作為主體培訓班學習參考資料。目前,“書記講黨史”活動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一道亮麗風景,被群眾譽為“明星黨課”“時代新聲”。
二是保護利用地方紅色資源積極性更加高漲。各級書記在講黨史中,更加深刻領會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重要指示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對紅色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更感迫切。桂東縣委書記譚建上在講黨課中,對“第一軍規”的產生、發展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紅色資源挖掘、保護和開發工作,出臺了系列措施。冷水灘區委書記何沖龍在講黨史中,對建黨先驅李達及其貢獻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深感“對本地紅色資源挖掘不夠深入,保護不夠有力,開發不夠到位”,加大了對李達故居修繕和對其紀念館提質改造的力度,要求各鄉鎮、街道將人力、物力向紅色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方面傾斜。
三是黨史工作價值得到更多認同。“書記講黨史”活動開展以來,各級黨史部門堅持有為有位,積極作為,工作價值得到更多認同,地位作用得到進一步提升。零陵區委書記唐燁在講黨史中,對零陵黨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強力推進黨史文化進校園,每年投入數十萬元開發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的系列黨史讀物《童心向黨》《少年心向黨》和《青年心向黨》,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和省委有關部門的肯定。隆回縣委書記王永紅上任不久,就專題研究黨史工作,積極支持“書記講黨史”活動。為了講好黨史課,他與黨史部門的同志研究黨在隆回的歷史,提煉革命精神,用于指導經濟建設,得到群眾廣泛贊譽。2021年,他提議財政撥出專項經費,用于推進黨史進機關、進學校,營造了學黨史、用黨史的濃厚氛圍。
四是紅色旅游開發勢頭更加強勁。“書記講黨史”活動開展以后,各級黨委政府對紅色資源的作用認識更加深刻,積極發展紅色旅游產業,將其作為促進農民增收和產業振興的重要途徑。龍山縣委書記劉東生在講黨史課中,加深了對龍山革命老區地位的認識,將革命老區貢獻與精準扶貧、黨史惠民結合起來,推動當地綠色、古色與紅色資源深度融合發展,推動城鎮改造和鄉村振興,紅色旅游持續升溫,有力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執筆: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 吳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