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決議》為指引,搞好黨史學習和新時代黨史研究
以《決議》為指引,搞好黨史學習和新時代黨史研究
省委黨史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 朱柏林
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是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也是我們學習黨史、做好新時代黨史研究的科學指引。
一、《決議》是百年黨史學習的基本綱要
《決議》對黨的百年奮斗史進行了系統梳理和科學歸納,形成了系列新概括、新觀點、新思想。這些新概括、新觀點、新思想,體現了當前黨史研究的最新最權威成果,也是黨史學習中深學的要點和深悟關鍵點,是黨史學習的基本綱要。這些要點和關鍵點,可用“一二三四五十十”這組數字來概括。
“一”就是《決議》明確提出黨的百年奮斗史始終貫穿了一條主線,即: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
“二”就是《決議》提出了兩個確立,即: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兩個確立的提出,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對推進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三”就是《決議》提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了三次歷史飛躍,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四”就是《決議》提出黨的百年奮斗史取得了四個偉大成就,即: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黨領導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黨領導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黨領導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
“五”就是《決議》提出黨的百年奮斗史具有五個重大歷史意義,即: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
第一個“十”就是《決議》用“十個明確”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進行概括和闡述,即: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明確中國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
第二個“十”是《決議》把黨的百年奮斗史積累的寶貴歷史經驗概括為十條,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于斗爭,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
二、《決議》是新時代搞好黨史研究的基本遵循
《決議》為做好新時代黨史研究指明了指導思想、重大使命、重點研究范圍和重要課題、研究方法、評價依據和歷史分期等,是做好新時代黨史研究的基本遵循。這些基本遵循,可用“一二三三四六”這組數字來概括。
“一”就是明確了新時代黨史研究的指導思想。《決議》提出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的一切工作的指導思想;這當然也就是新時期黨史研究的指導思想。
“二”就是賦予新時代黨史研究兩大使命。《決議》提出全黨要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和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使廣大黨員干部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刻闡述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深刻闡述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這兩個根本問題,是新時代黨史研究肩負的重大使命。
第一個“三”就是明確了黨史研究中要著重把握的三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決議》起草過程中注意聚焦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的評價注重同黨中央已有結論相銜接。《決議》起草中注意的這三點,點明了我們黨史研究的兩個重點范圍和黨史評價的依據。
第二個“三”就是明確了黨史研究中的三個重要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決議》起草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用具體歷史的、客觀全面的、聯系發展的觀點來看待黨的歷史;堅持正確黨史觀、樹立大歷史觀,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對待黨在前進道路上經歷的失誤和曲折,從成功中吸取經驗,從失誤中吸取教訓,不斷開辟走向勝利的道路;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澄清對黨史上一些重大歷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決議》在起草中采用的方法論,也就是黨史研究中要秉持的方法論。
“四”就是明確黨的百年奮斗史劃分為四個階段。《決議》提出黨的百年奮斗史劃分為四個階段,即:中國共產黨成立至新中國成立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中國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結束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文化大革命”結束至2012年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十八大以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四個時期的提出,解決了此前一直懸而未決的百年黨史研究中的歷史分期問題。
“六”就是明確了黨史研究中的六個重要課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決議》起草過程中重點研究了以下六個方面:深入研究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百年歷程,深入研究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百年歷程,深入研究黨不斷維護黨的團結、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百年歷程,深入研究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百年歷程,深入研究黨加強自身建設、推進自我革命的百年歷程,深入研究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這六個“深入研究”,也就是我們黨史研究中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