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與湖南”學術研討會圓滿收官

(張志初主任在研討會主論壇做主旨演講)
2016年10月19日,由我室參與主辦的“紅軍長征與湖南”學術研討會在懷化通道縣如期召開。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領導滿意、與者會滿意、主辦方滿意、承辦方滿意,各方稱贊不絕。其出席人員規格之高、協調任務之重、面對情況之復雜、最終效果之好、會議影響之大,都是我室在外地舉辦類似研討活動中前所未有的。
這次研討會的成功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論文組織突出了特點。研討會以“紅軍長征與湖南”為主題,旨在研究與宣傳紅軍長征在湖南展現出的“魂的堅定”“轉的英明”“戰的英勇”“路的艱辛”“情的延伸”,突出了湖南特別是通道轉兵在長征中的歷史地位,彰顯了湖南人的作用。來自全國的55名專家學者緊緊圍繞“理想信念”“通道轉兵”和“接力追夢”三個主題展開了熱烈的交流探討,挖掘了新的史料,形成了通道轉兵是長征偉大轉折的開端等新的理論共識,體現了理論界“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堅守追求,達到了“銘記歷史、走好新的長征路”的預期效果。二是協調工作突破了難點。研討會由5家單位主辦、4家單位承辦,涉及省市縣三級,加之開會地點偏遠、交通不便,各方考慮問題的角度和重點不一樣,溝通難度較大。特別是圍繞開會的具體地點、食宿安排、書記會見、主會場布置等細節方面,我室與各方反復磋商、據理力爭,終于達成了一個較為合理的方案。在協調過程中,始終遵循了一個原則,就是不管具體方案怎么調整,最終都是按照省委確定的操作。三是會務接待把握了焦點。主席臺及主席臺上的嘉賓無疑是媒體關注的焦點。為了提升研討效果,會議邀請了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和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等單位的領導和權威專家。由于參會人數多,活動范圍、方式不一,我們確定了以重賓為中心的接待方案。在具體操作中,及時應對突發情況,協調各方解決問題。如北京一位專家多次變換行程安排,重賓返程中出現航班停飛等,我們都在第一時間解決好了問題。對省內外個別作者提出的一些要求,也及時與他們溝通,耐心解釋,能滿足的盡量滿足,不能滿足的請他們理解,得到了大家的稱贊。四是會場布置抓住了重點。這次研討會不僅分為兩個階段、3個分論壇,而且會議地點不在一個地方,主會場更是在距縣城3公里之外。我們將主會場作為重點,根據會場呈正方形、與會人員較多的現場考察,提出了設立主席臺和演講席等具體設想,并及時與省委辦公廳、宣傳部進行對接,得到了他們的認可。結果,會場布置莊重大氣,總體效果出乎意料。與此同時,我們對3個分論壇進行了認真的檢查,落實了會標、話筒、座位擺放等細節。與會代表對主會場、分會場的布置、氛圍都很滿意,確保了整個會議的圓滿成功。
這次研討會之所以能夠有口皆碑、產生轟動效應,達到了“主題好、文章好、會風好、保障好、合力好、效果好”的境界,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領導高度重視。張志初主任確定了研討會的主題,主持與各方的工作協調會,及時聽取工作進展匯報,修改細化工作方案,還親自聯系、全程陪同北京重賓,在主論壇上發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講。王文珍副主任作為我室的會議總負責人,對從學術論文的組織、會議材料的調度、會議手冊的編輯,到會場的布置、新聞的宣傳等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他室務會成員也對會議的召開貢獻了力量。二是多方通力支持。在征研處任務嚴重超負、人手十分緊張的情況下,辦公室、人物處、宣教處、科管處、聯絡處、黨史館等兄弟處室都及時伸出了援手,積極參與到接待、會務等具體工作中來。特別是通道縣史志辦的全體同志功不可沒。他們加班加點,積極配合,在會議接待和布置會場中做了大量具體工作。三是處室全力以赴。這次研討會是我省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重大活動之一,也是我室今年3個學術研討會的壓軸活動。從下發征文通知,到會議圓滿結束,歷時5個月,征研處群策群力,不僅精心組織、精心策劃、精心實施,責任到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而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確保了各項工作都沒有出現缺位現象。
(桂新秋 楊晴 李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