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抗日英烈·張壽昌
八路軍第一二〇師補充團團長,1942年6月初在山西遼縣作戰負重傷,1944年春于陜西延安身亡
張壽昌(1908-1944),又名仁,湖南瀏陽縣楓漿橋生基嶺人。家庭貧寒,幼時隨母親外出行乞為生。直到11歲去地主家放牛,才結束了流離生活。1926年夏,農民運動在瀏陽砰山地區蓬勃興起,張壽昌參加了農民協會,并成為青年農民中的積板分子。1927年5 月,許克祥在長沙發動馬日事變,瀏陽的農會被破壞,他與組織失去了聯系,被迫回到家中,代替有病的父親負擔起全家的生活。1930年春,瀏陽各地先后建立起區鄉蘇維埃政府和赤衛隊,他把照顧家庭的事交給了剛成年的弟弟,自己去參加第十九區赤衛隊,當上了一名號兵。4月,隨部編人瀏陽縣蘇維埃政府赤衛軍第六師。因在多次作戰中表現英勇,不久在火線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2年舂,湘鄂贛省紅軍獨立第一師成立,張壽昌被編入該師。3月,他隨師長徐洪轉移至外線作戰,擔任突襲駐防瀏陽重鎮永安市國民黨軍的向導。因為他家離此地不遠,對路途情況很熟悉,當晚就帶領部隊趁黑夜摸進瀏陽縣永安市,全殲守敵一個營,榮立大功。1933年6月,他調至紅十八師任排長。
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張壽昌隨部轉戰到湘黔邊區,參加開創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戰斗,這時他被編入紅六軍團第十八師第五十二團任排長。1935年11月,紅十八師途經貴州江口縣時,為了保證部隊安全過河,他曾奉命帶領10名勇士利用黑夜泅水過河,猛襲敵軍渡口崗哨,敵人以為紅軍過了河,慌忙逃竄,部隊成功渡河。這次他以大功晉升為連長。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8月,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9月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紅六軍團、紅三十二軍和總部特務團一營合編為第一二〇師第三五九旅,張壽昌任第三五九旅第七一七團連長。9月2日,第一二〇師在陜西富平縣莊里鎮舉行抗日誓師大會。誓師后,第一二〇師主力東渡黃河,挺進晉西北地區。下旬,第一二〇師主力進至寧武、神澉等晉西北地區。10月中旬,為配合國民黨保衛山西太原,王震(第三五九旅副旅長)率第三五九旅主力到達崞縣以西的賀家店,在代縣、崞縣地區尋找戰機,主動出擊,切斷交通。10月23日,王震指揮第七一七團在陽明堡以南的王董堡附近設伏,與日軍激戰兩個小時,擊毀日軍汽車30余輛,斃傷敵300余名。忻口會戰期間,第一二〇師多次襲擊日寇,切斷日軍由大同到忻口的交通補給線,有力地配合了正面友軍作戰。11月8日,太原失陷。根據中央指示,第一二〇師以管涔山為戰略支點,各部北起大同口泉,南到汾陽,沿同蒲鐵路展開,與日軍爭奪晉西北廣大農村。年底,張壽昌隨團在雁北廣靈與日軍作戰,曾攻入一日軍指揮所,殲敵數十名,并繳獲大量軍火。他因功升任第七一七團副營長。
1938年2月起,日、偽軍萬余人兵分五路圍攻晉西北,相繼攻占寧武、神池等7座縣城。第一二〇師主力4個團星夜兼程,從同蒲路北段回師晉西北。第一二〇師集中4個團的優勢兵力,首殲深入五寨、岢嵐孤立突出的一路日軍,爾后向神池、寧武方向進攻。至4月1日,第三五九旅先后收復岢嵐、偏關、河曲、保德、五寨、神池、寧武7城,徹底粉碎了日軍企圖扼殺我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的陰謀。整個戰役共滅敵1500余人,繳獲山炮1門,汽車14輛,步機槍200多挺。
同年5月下旬,第一二〇師第三五九旅奉命開赴恒山地區。在晉察冀軍區的指揮下,全旅在蔚縣、廣靈、渾源、靈丘等地區開展游擊戰爭,開辟桑干河兩岸的抗日根據地。
9月,日軍集結兵力5萬余人,由平漢、正太、同蒲沿線分路向晉察冀邊區北岳區大舉圍攻。日軍主力從東、南、西三面向阜平地區進攻。北面則從蔚縣、廣靈、渾源地區分兩路南下,企圖打通蔚縣至淶源、廣靈至靈丘、易縣至代縣的公路,以分割我根據地。第三五九旅負責鉗制北路及西路日軍,不斷以夜戰、伏擊戰打擊敵人。
10月25日,東路日軍進占阜平縣城。第七一七團配合晉察冀軍區第一、第三分區主力,積極尋機打擊敵人。經兩夜一天激戰,收復阜平縣城,斃傷敵人300余人,繳獲汽車12輛及大批軍用物資。在歷次戰斗中,張壽昌作戰勇猛機智,多次受到師部表彰。
1939年春,第三五九旅第七一七團在河北蔚縣取得明鋪戰斗勝利后,轉移到山西五臺縣臺懷地區休整。5月,第三五九旅粉碎了日軍向八路軍五臺山地區的大規模四路圍攻。1940年初,第三五九旅奉命回師陜西北,保衛陜甘寧邊區。8月,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第一二〇師擔任同蒲路北段和汾(陽)離(石)公路破襲任務。因表現英勇,1941年張壽昌調任第一二〇師補充團團長。
1942年初,日軍向我晉冀豫的太行、太岳抗日民主根據地發動“總進攻”。5月,日軍出動五六萬兵力對華北冀中、太行、太岳、晉西北等抗日根據地進行殘酷的“拉網大掃蕩”,八路軍總部決定實行戰略轉移。張壽昌奉命率部趕赴八路軍總部所在地遼縣(今左權縣)參戰,反擊日寇的“掃蕩”進攻。6月初,當他率團趕到遼縣麻田時,不幸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犧牲,形勢十分嚴峻。他審度形勢,將兵分成兩路,一路邊戰邊轉移,一路埋伏山谷待敵,及時消滅拼命追趕的日寇100余人,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但另一股日寇隨即而到,激戰中,張壽昌不幸中彈,兩顆子彈穿過腹部,一顆穿斷股骨。戰士們迅速將他送往醫院,賀龍師長也非常關心張壽昌的傷情,安排他到延安醫院治療。1944年春,因傷口惡化,經醫治無效犧牲,時年36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王首道將張壽昌的犧牲情況,轉告其母親,并撥出安撫費大米1000斤。瀏陽縣人民政府追認他為抗日烈士。
(胡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