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初在常德調研時強調:擦亮黨史之窗 唱響黨史之聲

石門縣黨史工作匯報會

張志初主任向林老敬獻花籃

7月16日到17日,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張志初、副廳級紀檢員馬娜一行先后對石門、臨澧等縣(市)黨史工作進行調研。張志初主任要求黨史部門要擦亮黨史之窗,唱響黨史之聲,讓黨史好聲音響遍沅澧大地。
16日,張志初為石門縣委中心組上了一堂精彩的黨課——《“嚴”與“實”的血脈》,參加了常德市黨史工作座談會,并為石門縣夾山寺廉政教育基地建設提出評審意見。張志初肯定了石門縣黨史工作,他說,石門黨史工作可以用用“一實四豐”來概括:“一實”,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黨史工作,工作抓得實、保障實;“四豐”,即黨史資源很豐富、黨史工作隊伍很豐厚、黨史工作成果很豐碩、工作著力點很豐滿。張志初指出,黨史工作要擦亮黨史之窗,唱響黨史之聲。他說,黨史之窗要在“結合”上下功夫,結合黨史人物、事件,把紅色、古色、綠色、特色的資源揉合在一起,成為五彩繽紛的“黨史之窗”。要激活工作,要把黨史資源盤活,要使黨史故事有溫度,讓這些黨史人物、黨史故事燃燒起來,特別是搞好“講湘潮故事,汲黨史營養”工作,進一步維護建設好“以史鑄魂”平臺。
17日,張志初在臨澧參觀了林伯渠故居,向林伯渠銅像敬獻花籃。張志初對林伯渠充滿感情,對其革命事跡如數家珍。2012年,張志初作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代表省委,將林伯渠的骨灰接回到故鄉,成為湖南黨史工作的新亮點。目前,林伯渠故居已經成為全省國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
張志初肯定了臨澧黨史工作和在保護、利用紅色文化資源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張志初指出,臨澧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黨史工作,定位準確,整合黨校、學校、文聯及社科界等社會力量,措施落地有聲,聽到了黨史好聲音。張志初要求,要把紅色、古色、綠色、特色資源結合起來,用黨史助推紅色旅游,特別要包裝好林伯渠、丁玲故居和太浮山等精品紅色旅游項目;要進一步加強以史鑄魂工作,建設好以史鑄造魂平臺,更好地凝聚人心;要注重黨史惠民,使紅色、鄉土、特色交相輝映,碰撞出更多的精品,讓老百姓在學黨史、用黨史中得到實惠。
7月15日到16日,省委黨史研究室副廳級紀檢員馬娜還深入漢壽、安鄉、津市、澧縣等縣(市)調研黨史工作。馬娜要求各市縣黨史工作者,要不斷增強黨史工作信心,切實強化黨史工作使命擔當,做無愧于時代的黨史工作者。馬娜說,黨史工作者要增強黨史工作者的責任感使命感,把黨史工作作為事業來追求,敢于向現實中的歷史虛無主義、詆毀黨的領袖丑化英雄烈士等現象“亮劍”;要強化“守土有責”意識,與時俱進建設好《湘潮》、百年湘潮網等以史鑄魂平臺,耕耘好這個園地,切實使之為湖南經濟建設、“四個全面”建設提供歷史支撐,發揮好黨史的價值和作用;要轉變觀念,創新思維,利用好刊物、網絡加強與外界的縱向、橫向聯系,進一步強化黨史宣傳教育工作,更好地發揮黨史鑄魂補鈣和資政育人的作用。
常德市委黨史辦主任劉李波,調研員梅亞利等陪同。
(吳義國 李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