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根據地的共產黨人”座談會召開
本報山東菏澤5月19日電(通訊員張紀)“我15歲參加八路軍,1943年,在江蘇省的一個日軍據點,我們用土炸彈消滅了200多個日軍。”92歲的抗戰老戰士盛金庭回憶起抗日戰爭的情景,仍激動不已。
19日,中宣部在山東省菏澤市召開“抗日根據地的共產黨人”座談會。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重要精神,全面回顧抗日根據地艱苦卓絕的抗戰歲月,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進一步唱響共產黨好的主旋律,堅定人民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座談會上,抗戰老黨員老戰士回憶了自己在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浴血奮戰的英勇故事。山東、河北、江蘇、廣東、陜西等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一二九師紀念館、百團大戰紀念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等單位負責人講述了發生在抗日根據地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來自全國19塊抗日根據地及25個省(區、市)黨委宣傳部和黨史研究部門、42個抗戰重點城市、33個抗戰紀念館的負責人參加會議。
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張樹軍說,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抗日根據地軍民同日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成為中華民族抗戰勝利的關鍵。山東省委常委、秘書長雷建國介紹說,在齊魯大地,涌現出了于化虎、馬立訓、任常倫、陳若克等一大批抗日英雄,他們是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代表。“70年過去了,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這段歷史,永遠不能忘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95歲的抗戰老戰士章一筆說。
會議要求,各地要深入挖掘抗日根據地的豐富資源,認真組織“抗日根據地百位杰出共產黨人”主題宣傳,廣泛開展富有莊嚴感和儀式感的群眾性活動,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抗戰精神,引導人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起共圓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
據悉,中宣部《黨建》雜志將以(增刊)的形式,將全國抗日根據地共產黨人英勇事跡匯編成冊,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教材。《黨建》雜志社與光明日報社、中國網絡電視臺、中國楹聯學會、中華詩詞學會共同主辦的全國楹聯詩詞征集展示活動也將同時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