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福軒
中共韶山支部第一任書記,革命烈士。
湖南省湘潭縣(今韶山市)人,1897年4月29日出生在湘潭縣韶山沖一個貧苦農民家里。1922年秋,經毛澤東介紹,到長沙中共湘區委員會主辦的湖南自修大學附設補習學校當勤雜工,實行半工半讀,結識了何叔衡、夏明翰、李達等共產黨人,閱讀了一些進步書籍,初步樹立了為共產主義奮斗的崇高理想。同年冬,受中共湘區委派遣,到江西安源煤礦從事工人運動,任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的營業員,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底,從安源回到韶山。1925年2月,毛澤東從上海回到韶山,他積極協助毛澤東在韶山地區開展農民運動,舉辦農民夜校,建立秘密農民協會,組織公開的群眾性組織雪恥會。1925年6月,毛澤東創建中共韶山支部,他任黨支部書記。幾個月時間,就在韶山秘密成立了20多個農民協會,有會員上千人。成立區農民協會后,他是區農協執行委員之一。1925年8月,毛澤東前往廣州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他擔起了領導韶山農民運動的重擔。接到毛澤東來信后,先后派遣20多人前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等處學習和工作,并依據毛澤東寄來的農民協會章程,對秘密農協進行組織整頓。同年冬成立中共韶山總支委員會,他任書記。以雪恥會名義,組織韶山人民舉行聲援五卅運動游行示威,開展阻禁、平糶、改組韶山教育會等斗爭,成為韶山農民愛戴的一位領導人。
1926年3月,建立中共湘潭特別區委員會,龐叔侃任書記,他任湖南區委特派員和農運特派員,負責湘潭、湘鄉、寧鄉3縣邊區黨的工作和農民運動。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澤東考察湖南5縣農民運動,他陪同毛澤東考察了其中的湘潭、湘鄉兩縣農民運動。馬日事變后,根據中共湖南臨時省委指示,率株洲等地農民自衛軍參加反攻長沙戰斗,后被迫撤退,轉入秘密活動。八七會議后,他是新改選的中共湖南省委成員之一,參加了在長沙召開的制定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計劃的省委會議,后留在韶山堅持地下斗爭。同年冬,被調到長沙,以開米粉鋪作掩護,建立省委秘密聯系點。長沙灰日暴動失敗后,中共湖南省委遭破壞,他被迫去上海。通過正在上海從事出版發行工作的毛澤民,與黨組織重新取得了聯系。1929年,經上海地下黨幫助,化名毛恩灝,打入國民黨金山縣公安局,當了一名警察。1930年秋,中共江蘇省委將他的組織關系轉到中共金山縣委,任命他負責縣委軍事工作。由于他靈活機智,勇猛果斷,在一次追捕土匪的戰斗中立了功,贏得了“上司”的信任,相繼提升為巡長、金山縣各機關聯合辦事處專員、金山縣公安局第三分局局長。他利用工作和職務上的方便,為黨搜集情報,救護革命同志,提供槍支彈藥,積極開展地下斗爭,機智勇敢地戰斗在敵人的營壘里。1933年初,上海黨中央組織遭到破壞,淞江中心縣委負責人叛變投敵,他的真實身份被敵人發覺。2月27日,國民黨中央黨部軍統室派遣特務,會同上海警察局督察處在金山縣誘捕了他。身陷囹圄后,仍惦記黨的事業和其他同志的安全,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遺書中寫道:“余為革命奮斗犧牲,對于己身毫無掛慮。”他常向難友們講述毛澤東全家干革命和湖南農民運動的情況,鼓勵被捕同志要堅持斗爭,保持共產黨人的革命氣節。在獄中,他受盡折磨,堅強不屈,視死如歸。1933年5月18日凌晨,敵人將他綁赴南京雨花臺殺害,時年36歲。
幾年后,毛澤東在延安得悉毛福軒已為黨捐軀,深情地說:“一個農民出身的同志,學習和工作那樣努力,一直到擔任黨的省委委員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1959年6月,毛澤東回韶山,在接見烈士遺孀賀菊英時又說:“毛福軒同志為革命犧牲是光榮的。”